
usdt官方网站
上一期在互联网品牌营销聊聊微信公众号现在好做吗(之一)文章中,小编分析了公众落幕现象原因,那么,今天在互联网品牌营销聊聊微信公众号现在好做吗(之二)中,我深入解刨公众号自救之路如何开启。
如今微信好友的数量已经从100跳到5000体量,这种承载着臃肿的信息量给微信公众号带来的下场就是上一期文章中的打开率低,阅读量低原因。几乎所有的微信公众号都在掉粉丝,如今的标题党也没有吸引力,公众号用户的流失,让这个生态内容的承载力下降,如何解决提高用户获取信息效率从而催生生态链似乎成了公众号自救的营生之路。
频繁的功能更新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今年的四月,小编发现公众号的消息时间顺序被打乱了,前一天更新的文章为何排在当天发布的内容前面,对此微信官方解释:在测试对订阅号消息列表测试阅读优化会根据用户阅读喜好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到信息进行排序。从时间列表顺序到专辑封面设置再到搜索强化等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为了优化阅读体验。甚至在留言区限制和赞赏这一块上线的悄悄话功能目的不仅为了增强读者和作者之间互动,更为了建立信任感和用户粘度。在短视频空白区域微信也算是下足了狠劲,视频号上线后,微信公众号在常读一栏开辟视频入口,方便读者观看关注账号的视频动态。
以上所有功能开放,对于提升用户触达优质内容和增强用户与作者之间粘性都起到了作用。不过在小编看来,这些挽救措施还不能改变微信公众号面临的困难局面,有一个拥有40万粉丝的公众号在后台监测到一组数据发现,传统的公众号消息、朋友圈、聊天会话和历史消息仍是阅读来源的主要方式,而新的功能上“朋友在看”相对效果会好些,对于内容创作而言,做到内容按时更新原创,提升内容品质,让用户行程习惯固定阅读方式是作为创作者必须坚守住的,作为生态微信,除了提升信息效率之外,也需要加大提升推动微信内容生态的自我净化,新媒体发展多年,微信公众号也早已被中心化,相对于抖音、B站而言,后来者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微信公众号的新生一代创业者会受到严重流失。
做了这么多年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也越来越感觉运营的难度,微信公众号功能的更新离不开的流量分配机制和内容质量两大原则,但是谨慎细微又是微信创业团队的理念,这种矛盾中的相互博弈,最终带来的不是春天,而是看似大动作改变,实则挤牙膏一样不痛不痒。在去粗存精和新风口标上。作为阅读用户和新媒体运营者,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又在哪?